专家据此总结出“卓尔模式”:“市场运营方与商户共同做大市场,全产业链、全业态布局,利用新城区便利开阔的交通条件,融合当地产业政策和规划,实现专业市场的转型升级。“
6月1日,阎志创作的系列童话绘本《小维故事书》在儿童节这天首发。这个童心未泯的诗人企业家总是天马行空,做些让人无法理解的事情。守正出奇的风格让人看不懂卓尔,财经记者往往忍不住问他“战略规划、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他的回答总是真诚而坚定,但似是而非,因为这家企业每年都在变革、调整,令人眼花缭乱。
我曾与许多所谓对阎志和卓尔了如指掌的武汉朋友谈论这家企业,除了回忆一些陈年轶事,并忧虑商业模式不清晰、布局扩张太快、资金链可能出问题之外,鲜有人能清楚解释阎志布局“第一企业社区”、“汉口北”、阳逻港与汉南港、武汉客厅、“中国(天门)棉花交易中心”、卓尔航空、足球、书店、汉网与界面等产业之间的商业逻辑。如果用星座分析学说解释,阎志生于1972年7月1日,巨蟹座——“巨蟹座是浪漫得很实际的梦想家,爱好艺术,当他同时具有艺术天分与商业头脑时,这个梦想家想积蓄更多财富的欲望,将更为显著。”这套奇谈怪论听起来挺符合实际,可毕竟是八卦笑谈。
“汉口北”被外界视作阎志确立江湖地位的盖世之作,也是卓尔战略成败的核心支柱。2006年,阎志在杂草丛生的黄陂南部建设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没有人相信他能成功,合作多年的银行听说之后一度要停止贷款,用阎志的话说:“押上了全部身家,准备好了倾家荡产。”将近10年之后,当年不被看好的“汉口北”不仅在湖北声名鹊起,而且在沈阳、天津、西安、重庆、昆明、南宁等区域中心城市被大规模复制。
专家据此总结出“卓尔模式”:“市场运营方与商户共同做大市场,全产业链、全业态布局,利用新城区便利开阔的交通条件,融合当地产业政策和规划,实现专业市场的转型升级。”客观来说,这更像是解读“汉口北模式”而并非“卓尔模式”。尽管现在总结“卓尔模式”还为时尚早,但阎志在战略布局、转型升级、产业协同等方面的独到经验值得研究、梳理。
阎志不喜欢别人将卓尔归类为地产行业,交易平台才是准确表述。汉口北、武汉客厅、“中国(天门)棉花交易中心”都是交易平台,港口航运和通用航空可视作物流平台,足球、汉网、界面、书店等都是传播平台,后两者都是为前者服务的支撑体系,而金融、电商、仓储等新兴业务则是增值和延伸服务。当然,不否认这些产业将来也会发展为各种交易平台。
不过,最近两年阎志的战略思维已发生变化,卓尔在华北的天津、东北的沈阳、西南的昆明、重庆、西北的西安、华南的南宁等地布局既是构建交易平台,也是打造物流核心网络,而荆州、宜昌、铜陵等二三线城市的落子则是搭建分销平台和梯度物流体系,要不了多久,卓尔将形成覆盖全国重要区域的体验式商贸物流网络和批发交易集群,打造与阿里巴巴、京东等“天网”遥想呼应的“地网”。无论是“菜鸟”物流还是京东自建物流体系,都不如卓尔这类企业接地气、聚人气,五年之内,阎志将卡住互联网交易平台的咽喉,马云主动上门合作只是前奏,未来还会有更多互联网大佬登门拜访,结盟合伙借风使船不如自力更生。
早在2008年第一批商户入驻汉口北时阎志就提出打造网上商城,每家商户都有线下、线上两个店面。后来在每年初的管理集训会议上,他必提“互联网”三个字,2015年尤其坚决,明确提出“转型、升级为中国最大O2O企业”的目标,打造全球交易平台,“云市场”计划与“卓尔购”、“卓金服”、“卓集送”三大自营电商服务产品正密集推出。阎志的雄心壮志显露无疑,他不仅要成为与马云、刘强东的同行者,还要借助O2O学习、超越这些互联网巨头,成为新时代的领跑者。
这个宏大理想听起来令人热血沸腾,又感觉遥不可及。从“地网”到“天地合一”、从重资产到轻资产、从中国到全球的转型升级不仅是商业模式的变革,更是思维革命和产业再造,危机四伏。
从1996年创立至今,卓尔整整走过20年风雨历程,从青春期走向成熟期。毫无疑问,阎志更加老练圆融,深不可测,“看不懂”仍将是卓尔下一个20年留给外界的独特印象。